惠州市第十一届市委常委班子的“塌方式腐败”案件,是近年来中国反腐工作中的典型集体沦陷案例。2016年12月产生的10人班子中,7人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,1人非正常离职,仅2人未被公开追责。其腐败行为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、土地开发、干部选拔等领域,形成系统性权力滥用网络,对当地政治生态造成深度破坏。
陈奕威(市委书记)
陈奕威当选市委书记时,曾代表新一届市委班子提五点意见:
一、坚持不忘初心,始终坚定理想信念;
二、坚持改革创新,抓好发展“第一要务”;
三、坚持勤政为民,着力保障改善民生;
四、坚持维护团结,凝聚干事创业合力;
五、坚持从严治党,永葆清正廉洁本色。
如今来看,当时的话有多讽刺。
落马官员详情:核心班子的塌方性溃败
2024年7月退休后被查,2025年3月被开除党籍、取消退休待遇,移送司法。问题涉及“自身不廉、管人不严”,在项目承揽、职务晋升中收受巨额财物,并纵容班子集体腐败。
其他6名常委的协同腐败
麦教猛(市长):2022年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任上落马,利用工程拨款权受贿。
李敏(副书记):2024年5月被查,在政法领域为企业经营违规提供便利。
范中杰:2022年落马,涉土地竞拍操纵、对抗审查。
闫宝璋(纪委书记):退休3年后被查(2023年),执纪违纪,家族式腐败。
徐云枢 & 江菊莲:均来自县级“一把手”(惠城区、博罗县),搭班多年后同步进入常委班子,分别在2020年、2018年落马,涉及工程腐败与违规营利。
离职一位:
黄树正(统战部长)2018年突然辞去职务。
用表格表示:
权力变现的三大核心领域
土地与工程利益链,多数人直接干预 征地补偿、工程承揽:
陈铁民(惠城区委政法委原副书记)伙同他人 骗取巨额征地补偿款,2025年被“双开”。
范中杰、麦教猛等利用审批权为开发商拿地、拨款提供便利。
人事权滥用
陈奕威、李敏、欧阳尧(东莞黄江镇原副局长)均在 干部选拔中收受贿赂,形成“买官卖官”潜规则。
”四风”问题顽固化
集体违反八项规定:长期收受礼品礼金(如闫宝璋)、接受宴请(如朱晓文案),从“小节失守”演变为“大节崩塌”。
三、案件影响与反腐深化
政治生态修复难题
班子核心岗位(书记、市长、纪委书记)全部涉案,导致监督机制失效,需重建公信力。
陈奕威作为市委书记,被批"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不力,自身不廉,管人不严",其"威猛组合"(与麦教猛搭档)被指貌合神离,内部监督缺失。
据当地人士介绍,麦教猛个性强势,尤其在市政工程款结算方面,手握签字权。好几个项目,即便陈奕威打招呼,他仍以资金紧张为由,拖着不拨款。
后来,惠州商界流传出一句话:“搞定威哥只能接工程,想要结工程,就得把威哥、猛哥一起搞定。”
退休深挖“持续”
退休官员闫宝璋、陈奕威 被查,破除“退休即安全”幻想。
惠州市委班子"七人落马"事件,是近年来地方政治生态恶化的典型案例。其根源在于权力监督失效、政商关系扭曲及选人用人腐败。
此事件警示:反腐败斗争需常抓不懈,制度笼子必须越扎越紧。